科普活动

水族馆里的地理体验课

 

    2015年11月3日,我馆邀请青岛十五中开展地理组学校课程“地理体验之走出课堂”之行活动,活动中,师生一行二十多人来到青岛水族馆浮游生物观测站,听取了专家的讲解。此次参观的主要目的是了解青岛水族馆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地位,观察并了解多种多样的海洋生物标本,感受海洋生物的神奇,了解我国海洋生物的空间布局以及青岛典型的海洋生物,海洋生物应用发展现状,构建人与海洋和谐发展的情感价值。

 

    学习活动中,在我馆专家的讲解下,学生们听取了关于浮游生物的讲座。浮游生物是一种在海洋、湖泊及河流等水域中广泛存在的微生物。大家在显微镜下观察了采集的浮游生物样本。志愿工作人员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浮游植物:舟藻、细柱藻、细弱圆筛藻等和几种常见的浮游动物:水母,卤虫等。浮游生物的形态大小各不相同,从直径不到0.5毫米的金藻到直径2.5米触手长达40多米的霞水母。同学们还了解到了水藻在维护生态平衡,探索洋流流向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讲解员算了一笔账让大家明白了藻类在生态系统中的异常重要的作用:一条100克重的金枪鱼生活的能量来源是1千克的小型鱼类,1千克的小型鱼类生活的能量来源是10千克的微型鱼类及虾类,10千克的微型鱼类及虾类生活的能量来源是100千克的浮游动物,而100千克的浮游动物生活的能量来源是1000千克的藻类也就是浮游植物。这笔账算下来浮游生物的重要性就一目了然了。

 

    通过讲解,同学们不但了解了浮游生物的种类,认识到其“随波逐流”的特点;而且了解了浮游生物是海洋沉积的重要部分,一方面可作为鉴定地质年代和反映古代海洋环境的科学依据,另一方面可以作为勘察海底石油的重要标志;在大家了解了“赤潮”和“水华”的形成与浮游生物息息相关后,学生们纷纷惊叹这种小生物对海洋环境的重要意义,并纷纷表示从自身出发保护好青岛这片蔚蓝的海域。

 

    听完了丰富多彩的演讲过后师生一行来到了水族馆。水族馆内饲养着各种各样的水生动物,其中以水母为主。讲解员生动的讲述了水母是怎么从一个受精卵发育成水螅体,从水螅体到碟状体,从碟状体到水母的。同学们还看到了海洋中最经典的共生实例:小丑鱼和海葵。还有水母的天敌——海龟。

 

    参观结束后,师生们都感觉意犹未尽,并且被工作人员的敬业与谦虚感动着,当听到一生都致力于有孔虫研究的郑守仪院士那句“你们真厉害,我只知道有孔虫,你们却对海洋了解那么多。”以及志愿讲解员说的“其实对于浮游生物我也知道的很有限。”这几句话,让同学们都明白在科学面前,探索海洋的努力永无止境。

    此次青岛水族馆实践学习使学生们收获颇丰。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将课本中海洋生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洋流以及海底沉积等知识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增强了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学习兴趣,践行了“行知合一”的教学理念,丰富了人文教育的内涵。

友情链接:

管理入口 | 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 | 中国自然博协水族馆专业委员会 | 青岛新闻网 | 青岛海底世界 | 山东省科技馆

地址:中国山东省青岛市莱阳路2号 邮编:266003
电话:0532-82868088            
版权所有:    青岛水族馆      鲁ICP备170388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