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惟亚洲大陆之有水族馆,大连而外,仅有此馆!大连水族馆,出自日人之经营。规模既小,设备亦殊简陋。然则此馆,当为吾国第一矣。比年国家多故,百事尽废,独此水族馆,得二三君子之努力,以底于成。于此亦见事在人为,苟能赴之以毅力,持之以恒心,又安能惧其不能终济乎?”
——蔡元培
青岛水族馆建成初期外景
现青岛水族馆鸟瞰
对于青岛莱阳路上的水族馆,国人大都知道是上个世纪30年代在蔡元培、李石曾等人建议下兴建的。但是少有人知道,这是当时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试图把青岛建设成“海洋科学中心”,实现“科学救国”理想努力的缩影。
先办水族馆,再建海洋研究所
1930年8月,刚刚成立的国立青岛大学承办中国科学社第十五届年会。蔡元培偕竺可桢、秉志(中国近代生物学主要奠基人)、钱崇澍(中国近代植物学奠基人与开拓者)、胡刚复(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颜任光(物理学家、教育家、北大教授)等20多位国内一流科学家云集青岛,加上随后到达的任鸿隽、胡适、李石曾等国内知名人士,可谓群贤毕至,名家咸集。
据蔡元培年谱载,他在年会开幕前几天即达青岛,青岛观象台台长蒋丙然、海洋科科长宋春舫前往拜会。谈起青岛观象台海洋学研究,蒋、宋认为,青岛环境优美,海产丰富,又居中国南北海岸线之中央,具有得天独厚的海洋研究条件,提议中国应在青岛发展海洋科学研究。蔡元培欣然同意,年会期间便联合李石曾、杨杏佛等向与会科学家倡议,在青岛组织中国海洋研究所,开展海洋学研究,获得众人支持。时任青岛市长胡若愚,曾是北大学生,也表示支持。
与会科学家发起成立中国海洋研究所筹备委员会,举行第一次筹委会会议,共同推举胡若愚、蒋丙然、宋春舫为筹委会常务委员,胡若愚为委员长,并议决分步实施,先行开办水族馆,接着再建中国海洋研究所。水族馆建筑及开办经费预定22500元,青岛市政府答应承担半数经费。
水族馆选址莱阳路
第三次筹备会议选择在上海举行。因青岛市长胡若愚辞职,筹委会公推新任市长沈鸿烈为常务委员长,并推荐蒋丙然为水族馆馆长。青岛水族馆建设委托青岛观象台海洋科组织施工。水族馆选址于莱阳路以南较幽静的海滨公园34号官地,实际上,早在 1929年10月,这块七八百平方米的地块就预留给青岛观象台海洋科水族馆建筑之用,只是因为经费短缺,一直未启用。中国海洋研究所发展计划与青岛观象台不谋而合,观象台愿把这块土地无偿让渡给海洋研究所,将来双方共享水族馆设施。
青岛观象台接受委托后,即委派技佐朱祖佑赴大连水族馆调查。当时亚洲大陆,只有大连一座水族馆,由日本人经营,规模较小。朱祖佑根据调查呈绘了详细图纸和说明书,提交筹委会。筹委会根据报告,参酌各种意见,最终决定水族馆所采取的建筑形式,由观象台海洋科设计。
民族建筑风格开启新风
水族馆的建筑风格,是顺应青岛的欧式风格,还是采取中国传统的飞檐建筑形式?筹备委员会内部曾有激烈争议。经过反复推敲,筹委员最终决定采用体现中国民族风格的古城垣式。
据沈鸿烈在水族馆开馆仪式上的致辞,不采用青岛流行的西洋化建筑形式,主要是想借水族馆在洋化的青岛 “表现吾国固有之文化”,因为青岛欧式建筑触目皆是,但中国民族传统的建筑凤毛麟角,民族形式的水族馆坐落在游人如织的海滨公园,必然给中外游人“深切之印象与优美之观感”,游人在玩娱之间对中国文化将有直观的了解。水族馆民族风格的建筑无意中开启了青岛第二波建筑潮,随后出现的栈桥回澜阁、海滨生物研究所(今海底世界)、第一体育场(今天泰体育场)均采用民族建筑形式,并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与欧式建筑和谐共生,形成青岛海滨中一道美丽风景线,是中国文化心理的一种回归。
1931年1月,青岛水族馆开工建设,1932年2月建成,
开幕当天,蔡元培专程从南京赶来,并发表祝词:“予惟亚洲大陆之有水族馆,大连而外,仅有此馆!大连水族馆,出自日人之经营。规模既小,设备亦殊简陋。然则此馆,当为吾国第一矣。比年国家多故,百事尽废,独此水族馆,得二三君子之努力,以底于成。于此亦见事在人为,苟能赴之以毅力,持之以恒心,又安能惧其不能终济乎?”
水族馆开张一年,参观人数达7万多人。
水族馆建成后,直隶于中国海洋研究所,由青岛观象台代为管理,联袂开展海洋学研究。
□ 周兆利
青岛市观象台公函字第249号
迳启者:准中国海洋研究所筹备委员会函开,迳启者,查敝所应科学之趋势,为积极之研究,在青岛市海岸创设水族馆一所。所用馆址即在贵台所保留莱阳路官地,相应函请将该保留地全部让与以便进行。嗣后水族馆落成时,所有馆中一切设施,期与贵台海洋科合作,互谋海洋科学之发展。如荷(蒙)赞同,即希查照见覆为荷,等由。准此。
查莱阳路三十四号保留官地,原系敝台留为建筑水族馆之用。嗣因经费支绌,迄未举行。兹该筹备委员会函请让与为该会建筑水族馆之用,且与敝台海洋科合作,实与敝台学术前途关系发展甚大,经即允诺。除备文呈请市政府备案外,相应函达,即希查照见复为荷。
此致
青岛市财政局
中华民国二十年三月六日
(此文转自2011年5月23日《青岛日报》第五版)
原文链接:http://epaper.qingdaonews.com/html/qdrb/20110523/qdrb257678.html